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(精選15篇)

欄目: 讀後感 / 發佈於: / 人氣:1.61W

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,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,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,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。是不是無從下筆、沒有頭緒?下面是小編整理的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(精選15篇)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1

書名一直聽説,總感覺應該是一種歷史類圖書,像是要介紹穆斯林的風俗習慣,就從來沒有拿起來讀過,真正讀完還是去年的事。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背景置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,特殊的歷史時期,奇特的經歷,不平凡的人世生活。讀完後,書中的那些鮮活的呼之欲出的人物,韓新月、楚雁潮、韓子奇、樑君璧、樑冰玉等等,總是盤旋在腦海之中,印象深刻,揮之不去。

整部書結構安排的非常巧妙,以“玉”、“月”為每章的標題,交織在一起,在小説的結尾又合二為一。小説情節緊湊,高潮迭起,總是能不斷地吸引讀者,不斷地讀下去。尤其是韓新月的身世之謎,深深地吸引着讀者看下去,去解開這個謎團。此外,異於漢族的回族伊斯蘭穆斯林文化也是小説的一個亮點。讀這本書之前,我幾乎很少真正瞭解穆斯林這個民族,甚至對他們頗有誤解,印象中他們是滿臉鬍子、頭戴白色小帽、行動有些怪異甚至讓人有點害怕的.一個羣體。看了這本書之後,對這個民族有了新的認識,回族人很愛乾淨,無論從他們的日常生活的習俗和禮儀,還是他們在生活方面非常講究節制。

這本書,可以讓我們懂得什麼是人世間最純真的感情,啟迪我們,少一點遺憾,少一點悲傷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2

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劇,悲劇,也是幸運的。人生的舞台上,悲劇,喜劇,喜劇,悲劇,輪番演出,不捨晝夜,無盡無休……

月夢,月魂;盡是虛無。兩條線拉着所有人走完了這須臾一生:玉魔,玉殤,玉緣,玉王,玉遊,玉劫,玉歸,玉別;月冷,月清,月明,月晦,月情,月戀,月落。

……又看了一遍,不知從何説起,那就不説。當然一本書不同的人來看有不同的關注點,我覺得都可。本就一部宏大的作品,哪能讓我三言兩語就講完,沒有所謂的推薦,想看就自己看,好與不好也無需評判。作品本身是屬於作者的。

最悽美的愛情,我只當是講新月和雁潮。直到最後,新月沒有等到她盼望的那個人,終於丟下一切,走了!對這個世界,她留戀也罷,憎恨也罷,永遠地離開了!踏着月光下的`湖岸小路,楚雁潮獨自低首徘徊。一個獨往獨來的幽靈,一隻無伴無依的孤雁。

雁歸有時,

潮來有汛,

唯獨明月不再升起。

愛就是愛,它是人類的天性,人間最美好的情感,我因為愛你才愛你,此外沒有任何目的!愛,不是獵取和佔有對方,而是發自內心的責任感,愛是一生一世的承諾,就像信仰一樣永不改變,永不背叛!

如果世間還有真正的愛情,那應該是一塵不染的聖物,是人和人心靈的相互感應,它像無線電波一樣在空中自由地飄蕩,尋覓‘心有靈犀一點通’的知音。

天上,新月朦朧;

地上,琴聲縹緲;

天地之間,久久地迴盪着這琴聲,如清泉淙淙,如絮語呢喃,如春蠶吐絲,如孤雁盤旋……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3

今天,我看完了《穆斯林的葬禮》,我瞭解了穆斯林的文化,也長了知識。

這本書講述了三代人命運的沉浮。

師傅樑亦清死後,徒弟韓子奇獨自挑起大梁,完成師傅未雕完的玉,並娶了師傅的'女兒樑君碧。之後他們有了韓天星。可是,因為當時戰亂,韓子奇只好帶着玉和妹妹樑冰玉去了英國,可回來時卻多了一個小孩子,韓新月。姐姐看到後逼得妹妹遠走他鄉,新月也成為她的女兒。而冰玉卻成為新月的“小姨”。

時光荏苒,天星和新月都漸漸長大了。天星去掙錢了,並娶了新月的同學陳淑彥。而新月卻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燕大,認識並喜歡上了自己的老師楚雁潮。這一切,應該是最好的結局。可命運總是不盡人意。韓子奇突然住院了,家人都聞聲趕來,可是新月因為承受不住,也病倒了,而且醫生説她沒多少時間了,這對全家人來説是一個晴天霹靂,可最後又有什麼辦法?她得的可是風濕性心臟病,心臟二尖瓣閉鎖啊!命運為何如此殘忍,奪取了一個十八歲少女的命,這是人生中美好的年齡啊!而新月死後不久,韓子奇也走了。“玉王”從此也消失了。

幾年之後,冰玉回來了。可惜的是她再也見不到她的“侄女”了

這個結尾引人深思,為什麼主人公會落到這般田地?平常我們總在怨天尤人。但其實,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掌中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規劃我們自己的人生!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4

夜深了,坐在寢室的牀上,漫步在昏暗的操場上,站在下沉式音樂廣場中央,趴在沫若園門外的石凳上,抬頭,看不見星星,心中平添了一分惆悵。

回想起沫若園外那一棵金黃的銀杏和遍地的落葉總讓我想起什麼。難道落葉真的容易讓人惆悵。

喜歡《穆斯林的葬禮》,沒有任何理由,就是單純的喜歡。

因為《穆斯林的葬禮》,我戀上了未名湖,戀上了燕園,那一襲澄澈的湖水,碧波盪漾,塔影槳聲,我一次次地幻想備齋,幻想湖邊的一草一木。也因此,喜歡上了未央這個名字,既是漢武雄風時那運籌帷幄的未央宮,也是在那未名湖的中央觸草戲水,小舟盪漾。

也許真的只有親身去感受才能寫出好的'作品,霍達寫《穆斯林的葬禮》的艱辛,我想象不出,每一個字都滴着一滴血,每一個章節都鋪設在逝去的朋友之上。也許,這也是為什麼它能讓看書從不流淚的我滴下淚水,男女平等,宗教平等,在現在這個社會真的實現了嗎?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,給我展現的是另一種生存狀態,它提醒我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,哪怕是打鬧,它告訴我的生活有多幸福,那不再簡單的是兩個字,而是一種我賴以生存的生活狀態。那份親情,那份生命不是可以彌補的。

未名湖畔,備齋房內,一切的一切,我珍惜。

至純玉雕,哈姆雷特,一切的一切,我感動。

水上新月,歸雁退潮,一切的一切,我珍惜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5

用了17個小時讀完了國中一直想讀卻一直沒有去讀的書,看完之後,説實話,這本書裏的角色我並不喜歡,但是書里人物的情感卻是真實打動我的。結局是玉碎月落,註定了這本書就是以悲劇收場。韓子奇與樑君璧、樑冰玉兩姐妹之間的感情糾葛,若韓子奇能順從自己內心,勇敢果斷地為愛遠走他方,也許後代會是另外一個結局,可是這樣一來卻是違背了做人的道德,還有他應承擔的家庭責任,也許愛的代價太大,註定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;也許是韓子奇愛的不如冰玉深沉,而選擇了向現實妥協,卻造就了家庭情感的更加支離破碎。另外就是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感情,這也許是這本書裏面最美好的愛情,它衝破了教條主義,打破了回漢不能相戀的傳統,可是現實卻很殘酷地奪走了新月的性命,她是不幸的,從小沒有享受過母愛,不到二十歲卻患病而離開了這個世界,同時她又是幸運的`,在最美的年華里,遇到了懂她愛他的楚雁潮,他們的感情是壯烈而美好的,“雁歸有時,潮來有汛,唯獨明月不再升起.....”真的是太悲情了。最後就是天星與陳淑彥的感情,這兩個人可能就是書中唯一的好結局了,並不是因為愛情而結合,只是因為合適而結婚,但是兩人能相互扶持,平淡地度日,雖然缺少一點浪漫主義的色彩,但可能對於現實來説,這樣的感情更長久,能有更好的結局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6

以玉為線,以月為名

玉魔玉王新月天星一半真實參雜着一半虛擬寫下了一家三代的興衰,一書看似兩部,卻又緩緩交織。讓我意猶未盡,看到章名就想到了之前小夥伴的劇透,讓我不忍繼續往下讀,害怕作者筆下的文字比友人口中更加悽美傷感讓人揪心。

當文中班長將哈姆雷特和奧菲利亞讓兩人蔘演時,我竟沒有想到楚老師竟會如劇中人一般為新月丈量墓穴,文中道:“一個獨往獨來的幽靈,一隻無伴無依的孤雁。雁歸有時,潮來有汛,唯獨明月不再升起。”楚雁潮已隨韓新月一同離去,看到的我真的心碎。

文中人物各個飽滿鮮活,原先活潑愛憎分明的壁兒,隨着丈夫的'十載離別和出軌小姨子,也漸漸遠去了。天星因為母親的操縱,錯失了一個最愛的女人。文末雖未提及他與陳淑彥是否美滿幸福,但我希望他能忘記過去好好善待這個漂亮踏實可愛的姑娘。韓子奇一生起起落落,為玉着魔,為玉興起,卻又在生活中因兩姐妹優柔寡斷。如果他當初選擇與玉兒遠走,不知道會是怎樣一翻場景?也許美滿幸福?也許新月能與楚老師有個美好的結局?

留我一個人獨自開啟另一個想象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7

穆斯林是一種宗教信仰,他們信仰真主。而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講述的就是以宗教信仰而引發的故事。

霍達,《穆斯林的葬禮》的作者。她用雙手編出了一個穆斯林家族,六十年的興衰。三代人的命運,愛情交錯在一起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中有着這樣一段對話。“楚老師,魯迅他為什麼要寫《起死》?也許他要喚醒沉睡的人生。”“莊子為什麼要五百年的骷髏‘起死’呢?也許,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。人生雖然艱難,生命畢竟可貴。”我不知為何這句話讓我如此震撼。也許人生就像莊子説的那樣:要像鯤鵬展翅,扶搖而上九萬里。絕雲氣,負青天!這樣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不是嗎?

《穆斯林的.葬禮》中有一名名為韓太太的人物。她不是主人公,但她心計多端,專橫冷酷。她的一生遭遇了多麼凜冽的背叛,承受着多麼沉重的負擔。她不是聖人聖母,她也會恨會痛。她恨丈夫的背叛,也因一個個親人的離去而悲痛萬分。她所做的一切在我看來她只是守護着她認為應守護的東西。雖然在他人看來十分迂腐。

這本書中還有如初生之月一般純潔的韓新月;文質彬彬的楚老師——楚雁潮……霍達將這些人緊密的聯繫在一起。最終以悲慘的結局為這本書畫上句點。

合上書的最後一頁,緊閉雙眼,三代人都愛恨情仇仍然在腦海中不斷演繹着,不知從何處傳了楚老師那悽婉的琴絃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8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這本書我看完了,當我看到最後韓新月和楚雁潮時,我不禁潸然淚下,韓新月雖説家庭背景好、學習好、性格好。

但上天為什麼要在她風華正茂的年紀讓她得知自己患有心臟病?為什麼讓她母親那樣對她?為什麼阻止她和楚雁潮在一起?她明明那麼努力,明明可以美好的過完這一生。可是,她不能,她不能!別説什麼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,對於她來説活下去都難。為什麼要讓她在最美好的年齡就受到這樣的打擊呢?她僅僅活了二十年就失去了最寶貴的生命。她走了,一生清清白白,什麼也沒有帶走,什麼都沒有留下……

羅老師:夢丹的文字帶着我情不自禁的進入她的寫作世界,被她的寫作情緒感染。《穆斯林的葬禮》我看過之後,被書中的`文字深深地吸引着。“她夜夜沉醉在夢中。夢把空間縮短了,夢把時間凝固了,夢把世界淨化了。夢中沒有污穢,沒有嘈雜,沒有邪惡;夢中沒有分離,沒有創傷,沒有痛苦;夢中只有柔和的月色,只有温馨的愛;夢使她永遠年輕,使她不願醒來”。

生命的厚重在於個人價值的體現,我們只能用旁觀者的角度去解讀人物的內心。她的一生,是她在生命長河中的自我尋覓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9

玉之潔,冰之淨

——題記

一路艱辛,一生不順。琴聲的迴盪,如清泉淙淙流過,如細語呢喃,如春蠶吐絲……一生的崎嶇不平;一塊“玉石”的精心雕琢。細心的雕磨一塊玉,也許只是一種安慰,卻沒發現角落在悄悄碎裂……

平靜的生活變成嚮往,噴出的火舌在天空中炸響,玉的不慎碎裂,只在一剎那,心血瞬間化為灰燼,雲團被生命染紅,讓紅了潔白的雲團。

持續的侵華降臨在這裏,日月不停,留下傷痕累累的城市在被曙光染紅的黎明中包圍。無情地推到房屋,留下它們東倒西歪的立在那裏。

它是那麼無情,不管是綠地,是鮮花,還是血和肉的生命,或是人類文明的精華,或有温馨的夢和美好幻想的地方。原先本就不完整的'玉石,再一次碎裂,一點,一點……

人們平時對生活的絕望,可是人們偏偏在這個時刻卻充滿了對死的恐懼、對生的依戀。到處躲藏,感謝活着,平靜後又漸如絕望;離別,打散了家庭的安心。毀後重雕,雕後碎裂,無法復原,隨時間逝去……

天上,新月朦朧;地上,琴聲縹緲。反覆地雕,用心地磨,僅僅只為堅守職責,雕其碧玉……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10

今年第一本讓我茶不思飯不想的作品。

第一次知道這部作品的時候是在大一,一位學長帶着這本書。當時看到書名下意識的產生了偏見:這一定是本宗教的書。説不定會像追風箏的人那樣讓人讀着摸不着頭腦。所以心裏也就打了退堂鼓,這種書都是豆瓣文青吹噓的,不讀也罷。

就這樣與這部傑作失之交臂!好在峯迴路轉,讓我再一次有機會能夠拜讀。

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。

書中以兩代人的生活經歷為主線,中間穿插着各種各樣的衝突,誤解。文化衝突,性別衝突,國家衝突與戰爭。

第一次葬禮是老樑的去世。他代表的是工匠精神的.葬禮。第二次葬禮是姑媽的去世。她是穆斯林勤勞勇敢的象徵。第三次葬禮是新月的去世。她象徵這個世界的希望同時又裹挾着誤解,偏見。

這不是一本宣揚穆斯林教義的書。相反這是一本宣揚世界和而不同的書。讀罷此書,你會發現穆斯林和漢族人沒有區別。他們中有熱忱善良的人世也有陰險狡詐之輩。他們和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一樣,並無外貌上的區別。

與其説是穆斯林的葬禮,倒不如説是時代的葬禮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11

這是一本以回族清真教徒穆斯林的宗教文化為背景,講述琢玉大師韓子奇與其女兒韓新月兩代人糾葛纏繞的故事,章節交錯的方式,讓故事有穿越時空的感覺。

書中最令我難以釋懷的就是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,不附帶任何關係去愛,愛時如夏花之絢爛,結束時亦如秋葉之靜美。他們從一開始的師生情深,發展到最後的心靈盟友,乃至靈魂密友,是何等高尚純潔的感情啊!尤其是新月患了心臟病住院,再到她離世,楚雁潮給予她的關懷呵護,再到後面試墓穴的那段描寫,我內心深處也被一種深深的極為強大的情感震撼着。

人生無常,無論你是一個怎樣堅強的人,面對死亡都是那麼不堪一擊。我的心情就如一片漂浮在空中的落葉,隨着主人公的心情起伏變化。説實話,我對他們的愛情既羨慕又有種揪心的疼痛,甚至嚮往他們兩人之間的那種心靈相犀的`情感,因為這樣純美的愛情在當今社會中已經極為少見了。

一個穆斯林家族,隨着新月的死亡也幾乎衰敗。穆斯林的葬禮,埋葬的何止是一個年輕的生命?殞落的又何止是一個韓新月?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12

前幾個星期,我讀了一本書,叫《穆斯林的葬禮》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,作者是霍達。這部書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,三代人命運的沉浮,兩個時代交錯着的愛情故事。從主人公韓子奇、韓新月身上,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一股頑強的生命力,和他們對生活的熱愛。發生在兩個時代,同時又是兩個民族之間的故事,愛情沒有完美的結局:樑君壁為了愛只能將妹妹冰玉趕走,韓天星和容桂芳被母親硬生生地拆散,韓新月和楚雁潮的.愛情之花還沒來得及開放,就隨着新月的死去而成了永久的遺恨。

作者將故事娓娓道來,隨之將一個天大的祕密在新月面前展開,一個負罪的靈魂在新月面前顫抖——新月的親生母親,不是樑君碧,而是樑冰玉!她最終還是走了,離開了這個世界,她對這個世界留戀也好,憎恨也罷,最終都離開了!

這一切,都是因為玉!是韓子奇那雙痴玉的眼睛,讓他跟隨了樑亦清,是沙蒙亨特的玉玦讓韓子奇重振了奇珍齋,同時,也是乾隆的翠佩使他心碎!

這部書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氣息。我很喜歡這本書,對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感到惋惜,為樑冰玉的離開感到悲傷,同時也為樑君碧的強硬感到有些憤怒,也有些憐憫——她為這個家付出得太多了,卻收穫了厭惡和悔恨!!

我建議大家看一看這本書,它充滿真情實感,我很喜歡它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13

作家汪曾祺曾説,人的第一次,往往需要勇氣,但是第一次也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,因為它是探索,是挑戰,是機遇。這讓我想起我第一次讀文學小説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打破了我讀不下去長篇小説這種自我否定,也發現小説中涉及歷史知識,確認它能豐富學習。尤其裏面的人物情感,那些似曾相識的人物帶給你的精神力量。書中的“新月”,她真的是憑藉自己的實力上的燕京大學,而且入學後成績很好,英文翻譯水平更是得到她班主任老師的極大認可。這一點,在今後的學習上給我帶來了我很大的目標與動力。

當想到她與病魔的抗爭勇氣,也許就想到了那盆唯一來源的巴西木,亦或是身邊同學朋友家人的鼓勵與陪伴。這與我的生活經歷,以及是人生故事也是極為相似的。到如今,我走進大學生活,更加體驗到新月對大學生活學習的憧憬熱忱。她熱愛老師的翻譯事業、熱愛她所學的專業,這種感覺也在我心中微妙的`存在。可以説從書中提前隱約地看到了屬於我的那條人生之路,在走的道路上更加提升自我,自我完善。

這本書對我來説是不同的——這是我人生意義上第一次接觸長篇讀物,因為我之前的閲讀只侷限在作文和散文等。最大的一點,它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好書,書中不同人物的生活經歷、性格特點,以及穿插其中的歷史背景,瓷器常識,宗教文化等。在打開你視野之外,也打開了一扇窗,看到了你自己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14

書名一向聽説,總感覺應當是一種歷史類圖書,像是要介紹穆斯林的風俗習慣,就從來沒有拿起來讀過,真正讀完還是去年的事。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背景置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,特殊的歷史時期,奇特的經歷,不平凡的人世生活。讀完後,書中的那些鮮活的呼之欲出的人物,韓新月、楚雁潮、韓子奇、樑君璧、樑冰玉等等,總是盤旋在腦海之中,印象深刻,揮之不去。

整部書結構安排的十分巧妙,以“玉”、“月”為每章的標題,交織在一齊,在小説的結尾又合二為一。小説情節緊湊,高潮迭起,總是能不斷地吸引讀者,不斷地讀下去。尤其是韓新月的身世之謎,深深地吸引着讀者看下去,去解開這個謎團。此外,異於漢族的回族伊斯蘭穆斯林文化也是小説的一個亮點。讀這本書之前,我幾乎很少真正瞭解穆斯林這個民族,甚至對他們頗有誤解,印象中他們是滿臉鬍子、頭戴白色小帽、行動有些怪異甚至讓人有點害怕的一個羣體。看了這本書之後,對這個民族有了新的'認識,回族人很愛乾淨,無論從他們的日常生活的習俗和禮儀,還是他們在生活方面十分講究節制。

這本書,能夠讓我們懂得什麼是人世間最純真的感情,啟迪我們,少一點遺憾,少一點悲傷。

《穆斯林的葬禮》讀後感15

從姑媽的女兒手中借了一本《穆斯林的葬禮》來已經好久的了可是一直都沒有時間看,因為要準備那可怕的期會考。

現在終於開始看了,如果不看過這本書我還不知道原來穆斯林是一個民族的名字的,這也讓我大跌了眼鏡。因為一直以來我只以為是一個作家的名字,開始是幾無聊的`````但如果不看開始的話又怎麼知下面講的'是什麼呢?反正在家一天也是無聊的只好看它來打發時間羅,當我看到第三章了那個女主角才出現,我發現自己已經深深地愛上她,她是多麼的純潔,文靜,寬容,是一個人見人愛的人,我的心也跟着回到了那個後代。那本書寫的是二十世紀前期,中期一個家族的興衰,我的思諸也讓故事裏面的人物給帶走了,這也是我十八年來看的第一部中國文學作品,也是看過最厚的一本書,大概有五六十萬字,但我只花了三天時間就看完了,因為裏面深深吸引了我,我忍不住要花時間看,天也在幫我班主任剛好請了三天的假,所以我可以大膽地看,我從沒有那麼認真地看書,這一次竟然是一本文學書。但它是一個悲劇真讓我`````

當我看到女主角死的時候,眼淚也不知不覺地掉下來了,多麼悲傷的命運一個和我一樣大的女孩子。